若下之,外发之热虽微,内虚之寒则盛。 发汗致逆之病,病微者难差,病剧者则死。
目直视,正圆不合,如鱼眼者,痉,不治。阳盛则促,阴盛则结,此皆病脉。
此上二条,皆详风湿之义,以明风湿之治也。弦紧者,当是「弦浮紧」,则有可发汗之理。
均当改之太阳病,二、三日,不能卧,但欲起,心下必结,脉微弱者,此本有寒分也,反下之,若利止,必作结胸,未止者,四日复下「利」[之],此作协热利也。若阴阳俱厥,厥者必利,故五液注下,下焦不阖,命将难全也。
若发其汗,则伤少阴之气,声乱咽嘶,舌萎声不得前之证作矣。心下□者,是肝邪挟寒饮而伤胃,故不可下,乃生姜泻心汤证也。
脉动而弱,主惊悸病也。呼吸张口,不能续息,似喘而不抬肩者,短气病也。